平安建设

【新时代“枫桥经验”洛阳实践】洛宁:推广“5+N”模式,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作者:研究室      发布于:2023-09-25 16:47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河洛政法特开设“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洛阳实践”专栏,集中展示我市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三零”创建,扎实推进“四治融合”,常态化开展“三清两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洛阳、平安洛阳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


“讲理村讲的‘理’就是‘以孝为先,以理服人’。历史上,我们村就因讲理出名,周边村镇有什么纠纷都会找我们村人评理。”讲理村党支部书记金相超说。

这些年来,讲理村亲如一家,无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及上访事件发生,先后培养出30余名大学生。

这是洛宁县推广“5+N”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洛宁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三零”平安创建为牵引,深化“四治融合”,探索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个‘5+N’模式”推广全县,集中开展大排查大化解,切实做到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力量整合“5+N”洛宁县将网格员、矛盾调解员、乡村干部、心理咨询师、“四官”服务队五支队伍,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等充实到乡村一线,作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中坚力量。

部门融合“5+N”该县协调乡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基层法庭五个部门以及村镇、民政、农业、卫生等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联动,搭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

分级处置“5+N”按照由组到村、由村到乡、由乡到县的工作模式,分五级解决处置基层矛盾纠纷,通过以上五级仍没有协调解决的,由县综治中心牵头,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形成“链条式服务”,改善服务基层群众鞭长莫及的被动局面。

调解策略“5+N”说“情”解心结,解决邻里纠纷、婆媳矛盾、家庭纠葛等问题;明“规”讲分寸,说服当事双方讲规矩、按规则办事,解决一些水路、宅基地、责任田和部分买卖、借贷等纠纷。析“理”分对错,通过当事人对理的认识改变,达到解决矛盾纠纷的目的;亮“策”定方向,解决当事人争取低保、五保、贫困户等涉及政策方面的争议及纠纷;释“法”保底线,对涉及法律层面的纠纷,讲法理、讲后果、讲代价,使双方当事人冷静降温,实现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回想他们第一次来调解时,个个怀着焦虑的心情,送出时都是面带笑容,我们也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快乐!”洛宁县司法局下峪司法所有关负责人在成功调解一起劳务争议纠纷后高兴地说。

洛宁县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四个“‘5+N’模式”的推广,洛宁县82%的矛盾纠纷在村级得到解决,15%的矛盾纠纷在乡级得到解决,2%的矛盾纠纷在县级得到解决,1%的矛盾纠纷通过法律渠道得到解决。


检察院外网首页

友情链接

豫ICP备:4869366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