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检察
“三三工作法”蹚出挽救边缘未成年人远离犯罪的新路子
作者:第九检察部 发布于2023-03-28三月的洛宁,望春花依次灼灼盛开,与山岭间嫩绿的麦田相映成趣,铺展锦绣画卷。近日,该县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负责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检察官李应慈与其他干警一道,纷纷走进该县县直和十八个乡镇学校,履职法治副校长职责,开讲春季开学后的法治第一课,“目前,已经去了二个学校,今天要去实验二小上一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专题辅导课!”见到李应慈,她捋了捋额头的刘海,平静地说,这堂课主题是对学生严重不良行为进行临界预防。
去年以来,尚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年龄的案件日益增多,对此类涉罪未成年人的干预矫正和临界预防已经迫在眉睫。李应慈说,洛宁县检察院在做好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的前提下,创新思路,牵头将司法保护融入其它五大保护,引入“双赢共赢多赢”理念,将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涉罪风险的未成年人纳入帮教范围,探索临界预防“三三工作法”,凝聚合力,对症下药,溯源治理,开展精准帮教,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有效降低未成年人涉罪风险。
据悉,该院“三三工作法” 主要围绕构建涉罪未成年人临界预防社会大格局的初衷而实施的。汇聚工作合力,争取“三个支持”,就是争取职能部门支持,牵头制定《涉案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工作暂行办法》,充分发挥与公安局、教体局、团县委、妇联等职能部门优势,汇聚法治教育合力,协同做好临界预防;争取专业支持,主动邀请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发挥专业特长,提升预防质效;争取监护人支持,发出家庭监护令等检察建议,打造“延伸式”临界预防。推动工作开展,完善“三个坚持”,就是坚持社会调查,通过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研判和评估意见,视情节轻重,划定黄、橙、红三个等级,分别设置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实现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坚持场景式法治教育,充分发挥“望春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的多功能课堂,实现一站式法治帮教;坚持实行异地“云帮教”,对外出务工和求学的临界预防对象,利用智慧检务,开展“云考察”,实现“云预防”。推进源头治理,力争“三个满意”,就是全力挽救临界预防对象,争取临界预防对象满意;就是抓住家长内心期许,争取监护人满意;就是抓住矛盾化解核心,争取被害人谅解和满意。
李应慈介绍说,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形势、新趋势,充分利用“两法”的法定优势,做好未成年人临界预防与帮教工作,能够全力挽救边缘未成年人,促使其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犯罪危害,积极纠正思想偏差与行为失范,更好地降低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态势,促进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
据了解,洛宁县检察院自去年实行临界预防“三三工作法”以来,开展各类法治教育活动128场次,制发督促监护令8份,社会调查28次,46名临界预防对象接受工作室“沉浸式”法治教育,“云帮教”5名临界预防对象,对74名涉案未成年人和矫正存在涉案风险未成年人精准帮教,取得较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22年,该院被洛阳市关工委等部门授予“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全市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来源:洛宁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