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检察
企业买卖二手硬盘 贴了打印的标签 算不算商标侵权?
作者:第四检察部 发布于2020-11-26【基本案情】
王某系A省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元器件的销售、维修等业务,王某在B省、C省等地成立了经营范围相同的关联公司。
王某几家公司的具体经营内容和模式为,B省公司负责低价回收旧的服务器、硬盘等电子产品硬件,A省公司和C省公司负责测试,测试后发现能够正常使用的,进行数据清除和外观清洁处理,后装箱包装,在包装箱上粘贴自行打印的含有原品牌LOGO的黑白标签,最后以二手商品对外销售。旧商品上原有的商品标贴、防伪贴等保持原貌,不作处理。
【案件办理情况】
本案因有关公司举报案发。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将王某及公司员工共28人抓获,并于2018年12月刑事拘留。公安机关认为,王某等28人的行为违反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于2019年1月提请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
检察机关审查认为,王某等人在收购和出售二手商品过程中,没有证据显示其在商品上冒充他人品牌,也没有将旧商品翻新作为新商品出售,其在外包装上使用原品牌LOGO标签主要起到的是标识区分作用而非假冒注册商标,故认定王某等人构成犯罪的证据不足,于2019年1月对王某等28人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典型意义】
经营二手商品是否涉嫌违法犯罪,应当根据查明的事实进行客观认定。对于只是销售二手产品,没有翻新、改造、冒充他品牌等行为的,属于原产品的自由再买卖行为,不涉及商标侵权,亦不涉嫌犯罪;对于收购二手产品,改变其外观、功能、结构后再出售的,应根据改变程度,看是否侵犯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及国家商标管理秩序,判断是否合法。本案中,检察机关通过走访公司,实地查看工作流程,深入了解经营模式,进一步查明基础事实,最终按照罪刑法定原则认定其不构成犯罪,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充分保障了涉案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也为同类企业正常经营提供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