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张茹:坚守“数据高地” 工作报表零差错
作者:70 发布于:2013-10-16 17:40 张茹喜欢菊花,尤其喜欢路边不起眼的雏菊。这种菊花,恬淡、素雅,但身上又有种说不出的力量,让人无法忽视。
她自己,就如同一朵菊花。
17年来,她负责过多项工作,而且不论她做什么,都能做好
17年前,32岁的张茹,告别了深爱的部队,来到了洛阳市检察院。当时,她心里有个意愿:我是一名军人,虽然离开部队了,但也不能给部队丢脸。
17年后再次回首,她心里坦然:她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7次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2次被评为“洛阳市保密先进工作者”,省级“中原卫士”、全市检察机关“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十大标兵”……
这看似泛泛的荣誉称号后面,藏着她17年光阴的故事:从检17年来,她扎根办公室,先后从事统计、传真、保密、内勤、接待等工作。她所审核、汇总、上报的20余万项统计数据、5000余张统计报表,无一差错。
仿佛,她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她负责统计工作时,市检察院连续13年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洛阳市检察统计工作在全省目标考核中名列第一名。在别人看来枯燥、繁琐的统计工作,她兢兢业业、甘之如饴,一做就是17年。
1996年至2005年期间,她在负责统计工作的同时,还接手负责传真工作,这期间洛阳市检察院成功完成了二级、三级传真通道和机要通道建设,可以说,她是全市检察机关传真机要工作的奠基者。
2007年以来,她又积极从事保密、内勤、接待工作,短时间内对市检察院200余台计算机进行了分级、编号等保密定密工作,全市检察机关没有出现一例失泄密事件;在她负责内勤、接待工作期间,市检察院先后多次承办全国性重大会议,接待服务工作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的高度评价,洛阳检察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除了自己工作好,还愿意带新人。她曾经负责对市检察院各处室内勤及全市16个基层检察院统计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为全市检察机关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统计人才。
张茹还有一个让人佩服的特长——会议服务。一向最让人头疼、会忙中出乱的会议,在她手里仿佛驾轻就熟、从容不迫。她先是制定筹备方案,并将其细化为操作细则,包含了会议的方方面面,看过的人都会为她的细心所折服;会中,她坚持服务在第一线,安排房间、座次表、乘车表等,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却要求极高,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影响整个会议质量,而张茹每一次都会做得滴水不漏。 2011年以来,市检察院先后承办了“全国检察统计培训班”、 “全国职务犯罪境外追逃、追赃、防范外逃培训班” 、“全国检察文化座谈会” 和“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工作培训班”等全国性重大会议,会议服务保障工作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的高度评价,许多代表会后向她请教会议的承办经验。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工作培训班结束后,与会的高检院领导幽默地说:“你们洛阳这次办的培训班‘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因为你们把培训班办得太好了,全国其他地方的同志们都反映以后不敢再承办会议了。”
从事统计工作17年来,她是零差错,这在洛阳检察史上绝无仅有
每月到做报表那3天,同事们都会发现张茹的眼睛是红肿的。
干过统计的人都知道,统计是个体力活,但更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错,影响领导科学决策。但是统计工作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每月要面对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的数据。
张茹非常清楚自己岗位的严肃性和挑战性,17年如一日,不怕重复,不厌其烦,高质量完成统计工作。根据省院要求,基层院每月25日将统计数据报市院,市院汇总后每月28日报省院,中间仅有3天时间。洛阳市检察院下辖九县七区总共16个基层院,再加上市院,每月共有17个单位的统计报表、15种案卡,每月要核对的数据多达10余万项,也就是说,她必须要在3天内把10余万个数据全部审核完毕。
为干好工作,每月前25天她都会做大量准备工作,25日至28日三天集中审数据、做报表。每天早上7点就到单位,中午不休息,晚上一般要忙到10点以后,遇到节假日也不休息。所以,每月这3天,她的眼睛都会是红肿的。
除审核数据,她还得做出业务分析表,计算出同期比以及静态的立案数,动态的大案率、侦结率提供给领导参阅。最后,还要用文字概述全市业务情况,以检察工作通报的形式,传达到相关部门。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之大,一般人难以想象。最难的是对每个项目的核查纠错。每次,各单位报来的信息准确率只有50%,而张茹要做的就是从数据的准确性、逻辑性、关联性出发,把这些只有50%的准确率审核到100%。
要想100%正确,只有她自己知道要付出多少心血——“如案卡中显示‘单位行贿罪’,我就要查阅卷宗,查清案情,看这个罪名准不准确;如果案由是上级院交办或是公安移送,我就得查阅上级院案卡或查清是哪个派出所移送。最难核查的是‘自然人情况’,很多表格中没填或填写模糊。”张茹一直在强调要重视自然人情况,并一直在纠正这个错误,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有单位不按要求填写,给张茹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为了根除这个“顽症”,张茹一次次和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联系,不停地打电话,或者直接到单位去找,当面指正。
凭着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从事统计工作17年来,她从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这在洛阳检察史上绝无仅有,在全省检察机关也非常罕见,得到高检院办公厅、省院办公室领导的高度评价!而洛阳市检察统计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连续十三年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单位。
之所以,能把统计工作做得这么好,是因为张茹对数字有特殊的感情:
转业之前,她是部队里的一名话务兵,不管是电话号码还是其他与工作相关的数字,只要经过她的眼,便会被她牢牢记住;转业之后,她又成了检察院的统计员。数字是她的全部,那些别人觉得简单得有些乏味的阿拉伯数字在她眼里是可爱的,充满灵性的,只要一看到它们,她便会感到风清气爽,思维活跃,像进入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美丽王国。“作家在他们的文字王国自由驰骋,我乐在我的数字王国之中。”张茹很享受数据给她带来的乐趣。
同事们说,裹着棉大衣的张茹姐也是漂亮的,因为她愿意为别的同事着想
张茹曾是洛阳市检察院公认的美女,身材匀称,皮肤白晰,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充满了真诚的笑意。这两年,虽因病消瘦,脸上布满了药物副作用的红斑,但她的美丽丝毫没有被遮掩减损,倒有了一种人淡如菊的韵味,即使裹着一件雍肿的棉大衣,即使熬了个通宵,脸不洗,头不梳,两眼发红,大家还是认为她是漂亮的。
说到棉大衣,那是张茹在部队上发的,后来转业到检察院,要穿制服,觉得棉大衣没有“用武之地”,就把它压在了箱底。谁知工作不久,这件大衣竟被派上了用场,那时是冬天,一到晚上,单位的暖气就关了,张茹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做报表,冻得手脚生疼,就把那件棉大衣穿上了,这一穿就是十七年。
“我第一次见到张茹姐就是她穿着军大衣的样子。那天早上我早早地到了办公室,没想到张茹姐已经在那里。我问她怎么来得这么早,她说她晚上加班没回去。”多年过去,办公室小杨对第一次见到张茹姐时的场景依然记忆深刻。
同事们都喜欢张茹,因为她是一个感染力很强的人,什么时候看见她,她的脸上总是带有笑容,如果有谁心情烦恼、情绪不好,只要跟她说上几句话,马上就会“阴转晴”。
办公室工作很苦、很累、很琐碎,但在她乐观向上精神的鼓舞下,同志们工作克服苦难,齐心协力,优质高效地做好“三服务”工作,受到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大家喜欢张茹,还因为她乐于助人,不论大事小事,不论哪个同志找她帮忙,她都竭尽所能为大家排忧解难。2008年办公室2名同志复习司法考试需请假3个月,当他们正为找谁接替自己工作发愁时,张茹主动找到他们,要求承担他们的工作,这2名同志知道她既负责统计又负责内勤,十分辛苦,不愿劳烦她,她却说:“你们2人是年轻同志,司法考试对你们很重要,一定要努力考过。我是老同志了,各项工作轻车熟路,身上担子再重一点也没关系。”本来统计、内勤工作就十分繁重,再加上这2名同志的任务,3个月来,她周末几乎没有休息过,身体整整瘦了10斤。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所以大家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她,她现在已经成为市检察院热心的“张大姐”。
统计、传真工作很枯燥、很累、很辛苦,也不容易进入领导的视线范围。许多同志在这两个岗位干上几年后,就申请调到其他岗位或部门,有些甚至根本就不愿接这份工作。而张茹在统计岗位上一干就是17年,在传真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虽人到中年,身体瘦弱,可张茹的目光中依流淌着清澈和坚毅。
淡泊名利、无欲无求,她就如一朵菊花,在花丛中淡然微笑
张茹1996年转业到市检察院工作,许多跟她同年进院的同志都已是中层正职,有的已担任检察长好几年,有些甚至比她晚到办公室工作的同志都已走上领导岗位,而她却一直默默无闻,像老黄牛一样辛勤工作、不求回报。
2011年4月,市检察院举行科级领导职务竞争上岗,同事们是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替她报了名,结果她以高票通过干警推选,毫无悬念地被院党组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同年10月,市检察院举行科级非领导职务晋升,同事们又给她报了名。最后结果是,不论院党组还是干警的打分,她皆名列第一,院领导称赞:“能在这两项得分中都名列第一,张茹是第一人,也是实至名归。”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张茹始终把自己的职位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一种责任、一种奉献,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实,人都是有进取心的,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故作清高,我只是怕担任领导职务后,分散了注意力,不能让我专心致志地面对那些统计数字。”张茹坦率地说。
“每到月底这三天,我就格外紧张,不是怕工作繁重,而是怕生病。为了避免请假,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告诫自己,不能生病,不能生病。说来也奇怪,十几年来,每月的这三天,我居然没生一次病,没请一回假。”张茹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丝“得意”,但她哪里知道,被她逼到死角的病灶并没死去,日积月累,积劳成疾,终于集中爆发,几乎摧毁了她的生命。
2012年10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她积劳成疾,患病住院,可恶的疾病来势凶猛、迅速恶化,摧毁了她的容貌和身体,让前去看望她的人都伤心垂泪不已。但是疾病永远摧毁不了她的乐观,气氛沉重的病房里,她反而去开导别人。在外地接受治疗回家休养期间,得知办公室任务重,人员缺乏,还多次向院领导提出要重回工作岗位,尽己所能为大家分担工作。
也许是大家最衷心的祝福和张茹乐观的精神起了作用,张茹的病情竟然奇迹般地好转。如今她已回了她的工作岗位,继续做着她喜爱的事情,依旧坚守在她的“数据高地”。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张茹,这个身体瘦弱、人淡如菊的女性,在检察系统的一个普通岗位上,在17年的岁月里,做到了公正、务实、清廉、敬业。
喜欢菊花的她,傲然经风霜,品性自高洁。
友情链接